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深耕强基工程、智赋健康生态”为主题,来自全国的近2000名全科医生、全科医学研究者等参会。年会围绕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紧跟数字医疗、医防协同、医康养护一体化等前沿热点,旨在全面助力我国全科医学在人才、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花av
对此次学术盛会高度重视,由吴浩院长、路孝琴书记和杜娟副院长带队,校本部、各临床学系、社区教研室、3+2基地师生共91人赴成都参会。探花av
师生认真聆听主旨报告和各分论坛的学术分享,与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就全科医学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本次年会中,探花av
2名教授做了大会报告,18名师生在分论坛发言,其中硕、博士6名。

本届年会召开前,在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换届选举中,吴浩院长当选为第十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同时路孝琴、杜娟、马力、王杰萍等教授当选为常委,丁静、王亚军、王晓娟、姜春燕等教授当选为委员。
本届年会开幕式由吴浩院长主持。在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王大方副秘书长为吴浩院长颁发了候任主委证书。

吴浩院长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医学人工智能发展基层应用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数智医疗如何通过智能辅助诊断和远程健康管理等技术,提升基层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他强调这股技术浪潮是推动全科医学向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整合型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力量,其深刻论述为全科医学如何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担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核心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杜雪平教授做了题为《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支柱作用》的大会报告。她强调了全科医生是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力量,是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强化连续性健康管理和推动医防融合,是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路孝琴教授做了《创新引领全科医学临床预防和教学发展》主题报告。她指出新时期全科医学必须从源头的教育创新入手,推动其与社区服务实践深度融合;同时,在服务模式上更要实现从疾病治疗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体化预防的范式转变。她分享的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构建以预防为导向的整合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参照。

杜娟教授在《北京市基层全科医生对老年辅助技术服务认知现状和培训情况调查》主题报告中分享了老年辅助技术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她通过定性研究深刻揭示了基层推广此项服务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提出体系化策略,更以翔实的定量数据精准描绘了从业人员的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这一系列研究构成了从挑战识别、策略构建到精准赋能的完整证据链,为相关政策的科学制定与高效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大会各个分会场,探花av
研究生的表现尤为突出,多位同学的学术成果入选并进行了展示,李海瑾、李婷、罗天翔、胡清华、刘佳璐、石昊霖等同学还做了现场发言,充分体现了探花av
在研究生科研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


其他参会的研究生认真聆听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仔细记录下前沿的学术动态,并在茶歇期间积极与专家同行交流心得、探讨疑惑。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会不仅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更将平日里文献中的理论与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案例紧密相连,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投身全科医学事业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本次大会聚焦“强基固本、智慧赋能、科研引领、跨界协同”,不仅是对全科医学发展路径的系统擘画,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此举旨在将全科医学打造为守护亿万家庭健康的坚强前哨,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宏伟蓝图贡献核心力量。
通过参加此次高水平的学术年会,我院师生不仅开阔了学术视野,掌握了全科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向全国同行展示了探花av
全科医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探花av
将持续鼓励支持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全科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为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首医力量。
探花av
探花av
2025年11月4日
撰稿:高璟璇 崔洁
审核:杜娟